"); //-->
在一个日益网络化的社会里,电信网络已经不可能只局限于传统的电话通信网络,而必须成为集传统语音、数据、视频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这对于全球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电信网络该何去何从?电信网络向信息网络迈进面临着怎样的新形势?网络的各个层面将怎样发展,以适应构筑信息网络的要求?业内多数专家认为,IP化、融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将成为电信网演进到综合信息网过程中的主旋律,网络的发展将在以往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围绕这些主题实现新的飞跃。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逐渐跨越国界,跨越地域,跨越贫富、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向世界各个角落不断延伸和扩展,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千百年来人类的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2006年世界电信日将同时成为首个“世界信息社会日”,这充分说明信息化浪潮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化发展方兴未艾。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信息社会建设就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和共同任务。
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电信网络必然面临着转型,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电话通信网络不仅不能继续担负新形势下通信的重任,更没办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一个集成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载体而且智能、高效的“综合信息网”呼之欲出。通过以往的实践和对未来的审慎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化趋势带动了世界电信网络的发展,同时电信网络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两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发展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因此,电信网络必须向信息网络转变。这张网络必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信息量猛增、信息处理方式日趋复杂、信息处理和传播速度更快、信息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所带来的新要求。总的说来,电信网络在向信息网络演进的过程中逐步迈向IP化、融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
IP化将经济地整合信息平台
当今世界,移动用户和互联网宽带用户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数据业务的迅速普及,随着网络分组化的不断推进,IP业务已初步形成替代话音通信的技术基础,宽带接入的迅猛发展成为基于IP技术的各种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而IP业务的运营模式也正逐步迈向成熟,网络的IP化成为必然趋势。其中原因何在?
一方面,IP技术正在整合全部通信信息业务平台,演化生成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另一方面,IP网络比分级电路网络更加凸现新经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超边际、低成本方式实现全社会普遍渗透,这为电信业向信息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IP技术的发展使电信网向综合信息网发展成为可能,进而将促进整个电信产业向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往的电信网络主要由电路交换、语音传输、电话终端三个基本单元组成,主要业务是实现语音通信,而将来的信息通信行业主要由业务应用开发者、IP平台提供者、核心网络等更加复杂的系统元素构成,提供信息通信、网络娱乐、行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等更加广泛的应用。而在这样一个网络中,IP技术又恰恰是较核心的技术之一。因此在向信息网迈进的过程中,IP这种能够经济高效地整合各种信息平台的技术将是贯穿始终的主轴。
融合化网络成就和谐信息社会
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以及电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显然已经成为整个电信网络发展的大趋势。虽然融合要体现在各个方面,但是网络平台的统一无疑将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统一强大的网络平台,那么电信网的各个层面将无法进行有效的通信,我们期待能推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多业务融合也将成为泡影,因此网络平台的融合统一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另外,融合的网络还能够减少整个信息行业的成本支出,更加有效地进行网络的运维。现在以软交换、IMS为代表的融合技术正成为网络发展的强有力声音,不仅因为它能够带来扁平化的先进架构,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得社会各行业能够共享各种丰富应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现在,融合已经不仅局限于电信网络的体系架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正形成更为广阔的信息网。可以说,以三大业务分割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三网融合”已成为信息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下一代网络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并在一起,让电信、电视和数据业务结为一体,构成可以提供现在在三种网络上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和各种业务的新网络。“三网融合”将支持在同一个高性能网络平台上运行,能满足未来话音、数据和视频的多媒体应用要求,保证服务质量,对这些不同性质的应用,其设计还应是优化的,网络资源的使用是高效、合理的,从而实现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实现国际电联提出的“通过互联互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等网络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网络,使人类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以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地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的目标。三网的融合并不是纯粹的物理结构的融合,而多是指业务方面的融合,因此电信网依然会扮演重要角色,电信网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完善自身的内部体系架构,又要以开放的姿态融入整个信息网络发展的大潮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宽带化智能化带来信息网络新飞跃
从传统的电信网络向先进的电信网络架构、从电信网络到信息网络的跨越,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量的迅速增加。海量信息的广泛传递和共享需要宽带分组网络来承担。以前的窄带话音网络交换体系的结构限制了信息的大量传递和共享。而基于IP的分组化宽带网络的发展,完全可以满足海量信息的广泛传递和共享需求。宽带网络以服务器为核心的架构使其具备了高性能的智能和计算能力,能够实现对信息的高效处理和深层加工,宽带网络的开放式应用接口将允许更多专业化的第三方业务开发者整合信息资源,这将为整个网络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业务,面向宽带化的分组开放体系更适合对融合业务的支持。
面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大量新业务、高速率和高QoS需求,网络的智能化进程正在加快。智能化的网络能够简捷有效地将各种数据、业务流程及应用结合起来,将运营商、用户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能将各种不同业务集中在一个统一的、IP化的网络当中,使网络更加易于管理和高效运作。新的形势呼唤一个更加富有灵活性和可靠性的分组交换网络来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充分利用分组交换网业务、承载、控制相分离的优势来提高网络质量,从而满足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信息化建设也只有在驶上了宽阔、智能型的快车道后才能飞速前进。
各层面有机互动铸就精品信息网络
那么如何建设一张足够支撑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网络呢?现代通信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规模、广覆盖、构成复杂的庞大系统,因此从传统电信网络向现代信息网演进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核心到边缘、从无线到有线的网络各个层面和部分既要有各自的发展、新技术的引进,又需要它们之间的有机互动。举个简单的例子,DWDM等传输技术的引进将全面解决传输问题,但如果没有承载网络的支撑、核心交换网络的有效控制和接入网络的全面配合,那么某个单一的新技术恐怕就无用武之地。因此,要实现网络各层面的有机互动。
核心网――融合化、智能化。控制与承载的分离是核心网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软交换和IMS技术正逐步成为核心网的重要支撑,它们融合的网络体系结构不仅能降低业务与网络的耦合度、降低成本,而且能够灵活开发出各种丰富业务,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
接入网――宽带化、多元化、无缝化。接入网直接面向客户,它的成败不仅关系着用户的体验,而且网络其它部分的价值也只有通过接入网才能体现,因此十分重要。总体说来,要适应信息社会超大容量、速度、差异化的需求,接入网应朝着“宽带化、无缝化和多元化”发展,DSL、WiMAX、PON等技术和家庭互联网、IPTV等丰富应用引领着接入网的全面进步。
移动网――综合化、高效化。软交换与IMS的发展为移动网络发展带来了机会,分组、融合、高速、高利用率成为3G技术显著的特征,伴随着HSPA、B3G等移动技术的不断演进,通信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当然,除了技术因素外,为了适应各种数据业务的发展、新型产业链和业务模式的要求,开发一个开放的综合业务平台也成为移动网络发展的关键所在。
传送网――海量化、智能化。以ASON等为代表的传送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传送网络的传统理解,我们不仅需要一个大容量、高速、安全传送数据的网络,面对业务形式多样、数据量大的特点,各网络节点的智能化、资源的动态配置等也是必要的。在适应WDM等技术发展的同时,如何整合原有的ATM、SDH等传送网络,保证网络的平滑演进也值得我们注意。
承载网――弹性化、集中化。下一代承载网应能集中、融合目前已有的大量专用承载网,网络应具有高可靠性、高强壮性,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运营的要求。另外,承载网还应能为它以后承载的业务网的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提供资源独立、信息隔离的逻辑信道,确保业务网的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安全。IPv6、MPLS、核心路由器技术等技术为我们打造一个高质量的业务承载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络各个层面在各自领域充分发展,使得整个电信网向IP化、融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发展落实到了每个基本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正如“木桶理论”描述的那样,无论短缺了哪一块,都将使网络整体水平趋于平庸。
总之,电信网络是国家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网络架构的基础,它为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网络基础平台。无论是教育医疗等行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还是电子商务、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都必须以电信网络为依托。可见电信网络在国家信息化中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石。
在建设信息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电信网在国家信息设施中的基础作用,担负完成电信网演进到高速信息网络的历史重任,这个网络以电信网络为主要构成部分,而又超越传统意义的电信网,成为全国各领域应用信息系统的电信平台,同时又与世界信息平台无缝融合。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